增量资金渐次入场 红利低波资产再逢价值重估

时间 • 2025-07-24 05:03:29
资产
红利

经历过短期快速上涨后,近日A股又重回震荡,市场情绪也从亢奋回归理性。前期略为降温的红利资产,在当前更“求稳”的心态下有望再被关注。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中长期利好。继10月监管推出互换便利(注: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以来,增量资金渐次入场。其中,中金公司、国泰君安等多家公司已完成互换便利项下的首次买入股票交易和增持股票交易。同时,已有近60家上市公司公告参与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增量资金进场,利于推升市场预期,机构青睐的大市值、高股息、低波动的优质标的有望再度受到关注,红利低波资产面临重新定价。

政策工具助推红利资产价值挖掘

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视情况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

这是我国首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该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份股等资产为抵押,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入高等级流动性资产,以便于在市场上回购或卖出融资,而获取的资金只能投向资本市场,用于股票、股票ETF的投资和做市。

有业内人士认为,互换便利工具落地有助于红利类资产的价值挖掘。

一方面,互换便利工具的本质在于“股债置换”,这种作用机制与高股息、低波动的红利资产可能较为适配;另一方面,该工具的主要诉求是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支持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机构主导引入的增量资金可能会更偏好大市值、高股息、央国企、低估值等具备“稳健”特征的优质红利资产。

同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这一政策工具,也有利于红利资产的市场表现。这是因为该工具为上市公司及大股东提供低息资金用于回购或增持,而当前股息率相对较高的上市公司可能更有意愿进行股票回购。因此,从套息交易角度看,高股息、泛红利品种中长期有望受益。

红利资产吸引力有望持续提升

实际上,除了有望受到增量资金青睐外,利率下行、分红机制持续完善等多重因素,也助推了红利资产的吸引力持续提升。

从宏观层面上看,伴随国内利率趋势下行,红利资产或具相对优势。历史数据表明,红利资产表现与利率走势多呈“反向”关系,当利率走低,红利资产的高股息优势或将增强,部分资金可能会加大配置红利资产。以代表性红利指数——中证红利低波动100(930955.CSI)为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其当前股息率达到5.06%,较10年期国债股债息差达到2.91%,处于指数发布以来86%分位水平,配置价值凸显。(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存在收益波动风险,投资须谨慎。)

从政策层面上看,“新国九条”下,上市公司分红机制持续完善,分红空间或将持续提高,预计未来红利资产的规模、质量、重要性,都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2024年半年报显示,超670家公司发布了中期现金分红方案或预案,涉及分红总额近5300亿元,连续5年、连续10年以上现金分红的公司数量分别超过1800家和750家,较5年前分别增长48%和78%。(以上数据仅供示意,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投资须谨慎。)

红利资产的风,或许又要吹回来了。

红利指数化投资迎快速发展

随着红利资产长期投资价值越来越被认可,红利指数及相关产品也在迅速发展。据Wind统计,截至今年三季度末,A股和港股市场上名称中含“红利”“高股息”的指数合计约196只,相关产品规模超过1100亿元,力争为投资者分享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成果提供日益多元丰富的工具。

红利指数主要筛选股息率高、盈利能力稳定、有良好分红历史的公司,形成特定的股票组合,但是,不同的红利指数也各具特点,而在股市仍在震荡中探寻新主线的市场行情下,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或是优解。

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在编制上融合了“高分红”和“低波动”两大因子。其中,“高分红”因子旨在捕捉高质量企业,主要看重盈利能力较强、现金流良好、分红稳定可持续、估值合理的上市公司,“低波动”因子则旨在降低指数的波动和风险,主要从股价表现出发,选取波动率较低的上市公司。(以上编制方式仅供示意,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投资须谨慎。)

近十年,在不同市场环境中,该指数均表现出较好适应性,“攻守兼备”优势显现。

Wind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中证红利低波动100全收益近10年间有9年取得正收益,对比来看,中证全指全收益仅有6年为正回报。(注:截至2024.10.31,中证红利低波动100全收益历年涨幅分别为28.8%、2.1%、15.5%、-14.1%、16.9%、2.3%、19.3%、0.8%、13.3%、12.3%,中证全指全收益历年涨幅分别为33.8%、-13.3%、3.7%、-28.8%、33.4%、26.9%、7.7%、-18.9%、-5.3%、10.8%。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不等于产品实际收益,投资需谨慎。)

进一步来看,在市场下跌时,该指数也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例如在2021年年末到2024年2月的市场下行期,主流宽基近三年整体跌幅在三成左右,如沪深300全收益下跌33.97%,中证500全收益下跌37.25%,中证红利低波100全收益却实现逆势上涨15.1%。(红利资产也会受到市场风格、权重行业周期和入场点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并不能时刻表现如意。)

目前来看,中证红利低波100指数估值水平适中,仍处于较具投资性价比的区间。截至10月31日,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市盈率为7.11倍,处在最近十年的48.39%分位,相较主流宽基指数,估值仍具一定优势。(以上数据均来自wind,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存在收益波动风险,投资须谨慎。)

长城基金将于11月11日推出长城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基金,紧密跟踪中证红利低波动100指数,力争为投资者提供“一键打包”优质红利低波资产的“趁手工具”,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

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者购买本基金前,请仔细阅读本基金《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债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本资料仅为宣传用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任何资讯均以最新版本为准。本产品由长城基金发行和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基金管理人提醒,每个公民都有举报洗钱犯罪的义务和权利。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反洗钱的相关法律法规。

(曾颖红星新闻记者李伟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