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孩子被侵害,让我们从11月20日“儿童安全日”说起…….
先是某亲子园喂孩子芥末,
又有另一家幼儿园的“针眼”事件。
接连曝光的儿童被侵害事件,
着实让人揪心。
这两年,85后、90后纷纷加入养娃大军,
儿童安全问题也越发凸显。
老话说“小儿难养”,
“家长”这个“领导”不好当,
当下421家庭结构下,中国家长尤其心累。
在儿童安全问题上,
除了避免孩子被侵害,
中国爸妈还会担心啥?
是家长更心累,还是老师更操心?
孩子们自己最害怕的是什么?
作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儿童安全公益品牌之一,
伊利方舟最近呼吁,
将11月20日设为伊利方舟“儿童安全日”,
并发布了首部《儿童安全成长调查项目报告》,
以广泛的样本、翔实的数据、全方位的视角,
帮我们更科学地关注儿童安全成长。
让我们先看一下该《报告》的一些数据。
数据1:
只有17%的家长认为孩子非常安全。
60%的孩子自认为“非常安全”,
41%的老师认为学生们“非常安全”,
相比之下,
家长无疑是最欠缺安全感的。
在各大网络、新媒体平台,
各种儿童意外事故和被侵害事件……
已经成为当下421家庭结构下家长们
内心“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方舟小建议:
家长们应当适当减压,与其过度忧虑,不如积极行动,
比如从给爱车装上儿童安全座椅开始。
数据2:
三线城市的家长对儿童安全状况评价最低。
《报告》显示,
三线城市、远郊或农村、独生子女的家长,
更担心孩子安全问题。
小学4年级到6年级的孩子,
自身安全感最低。
相比女孩,男孩安全感低。
老师们眼中孩子“非常安全”的比例,
幼儿园最高,初中最低。
方舟小建议:
三线、城郊或农村、初中、男孩,尤其要关注!
从婴儿到青春期,从身体安全到心理健康,样样马虎不得。
数据3:
26%的孩子担心“家里会再有个小宝宝“
除成绩和作业之外,孩子和父母的关注点迥然不同。
特别是“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
家长们普遍对“二孩”会给“老大”带来的焦虑有所低估。
方舟小建议:
生老二,要趁早。
不是每一个“老大”都欢迎再多一个小弟弟or小妹妹的。
数据4:
57%的家长认为孩子上下学途中最容易出危险。
不过有趣的是,
老师们更担心交通工具或者网吧游戏厅,
家长则更担心孩子在学校周围,
以及上下学途中。
其实也可以理解为,
孩子们不在眼前的时候,家长和老师会更担心。
方舟小建议:
保护儿童安全成长,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各方联动,
杜绝安全“死角”。
数据5:
同学间的误伤,被认为是在校期间的最大安全问题。
孩子在校期间,
老师和家长最担心的是同学间打闹误伤,
但相比家长,
老师更担心体育锻炼和校外活动时的意外。
方舟小建议:
必要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对孩子成长是必要的,
切勿因噎废食。
数据6:
超过一半的老师、家长,担心三无食品问题
通过报告可以看到,
三无食品、沉迷电子游戏、不良影视内容,
在家长和老师担心的社会存在的儿童安全问题中位列前三。
方舟小建议:
从身体安全,到心理健康,我们要全方位关注。
透过这些数字,
我们可以看出,
伊利方舟的这份报告含金量极高。
可是,问题明确之后,解决方法在哪里呢?
这就要提到与《报告》一起发布的
——“方舟全息图”。
该全息图由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发布,
不仅凝聚了伊利方舟五周年来的实践探索,
更通过各方专家的多轮评估与论证,
是一部面向全社会发布的校园安全评估指标体系。
(扫描文末二维码,即可阅读“方舟全息图”开放版,
教育工作者尤其实用哟!)
关于伊利方舟项目,小编还要重点安利一下。
截至2017年11月,
伊利方舟已在全25个省区
进行了爱心回访、培训、观摩,
试点设立160多个“生态校”,
培养300多名儿童安全种子教师,
为20多万名儿童送去实用的安全技能和物资。
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一个孩子可能是十几亿分之一,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一个孩子可能是几百或几千分之一,
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一个孩子就是百分之百。
为了每一对父母,为了全社会共同的明天,
儿童安全问题刻不容缓,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下方二维码,伊利方舟邀您关注儿童安全成长。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