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词典|教育问题
在今年全国两会关键词热度统计中,教育一词遥遥领先。
“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
“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供给”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6处提到“教育”,其中4处提到“职业教育”,各有1处提到“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学前教育”……教育是国之大计。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根本表现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和乡村教育发展不充分,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是我国教育现代化“最短板”和“薄弱环节”。
如何解决?
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发展主要存在规划布局不合理、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办学经费支持不够等问题;乡镇寄宿制学校存在寄宿生活条件简陋、校园文化生活贫乏、学生上下学交通不便等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政策落实,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抓紧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职业教育同样重要
“这边有岗位没人做,那边有人没岗位”是当前就业的最大问题,而促进就业的良方,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这是前所未有的!
举个例子,湖北潜江的一所“小龙虾学院”,专门培养小龙虾烹饪技能人才。这所学校本是湖北省江汉艺术职业学院新设的饮食文化学院,因其培养普通专科层次的小龙虾产业技能型人才而得名。如今,首批学生即将毕业,130名毕业生已被预定一空。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两会上,都出现了哪些关于教育的建议提案。
关键话题一:学生减负
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这些年来,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沉,课外负担越来越重,睡眠和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未来我们的教育一方面要下降教育的难度,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特长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话题二:素质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建议政府设立“青少年科学发展”专项基金,同时,引导鼓励各方社会力量,如企业、研究机构、科学场馆等开放自身资源,深入参与其中。鼓励跨学科教育的探索,以及开展青年营、科技创意大赛、网络编程大赛等活动,通过创新的教育方法加强青少年培养。
关键话题三:学前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建议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使得“二孩”政策得到真正的有效执行。把义务教育下移一个阶段,将学前教育(3-6岁)纳入义务教育,同时大力兴办日托(0-2岁)与幼教(3-6岁)设施,使幼儿教育成为所有家庭可以普遍享有的配套基础设施。
关键话题四:教育公平
全国政协委员、祈福集团副董事长孟丽红:创建“共享校园”可为紧缺的教育资源提供有力补充。分享经济的模式有利于解决教育场地、课程时间、优秀师资,这三个学校与学生都关心的核心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磊:希望政府能够重视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线上精品教育,让优质教育资源能够被全国所有的学生获取。
今年两会关于教育你最希望有哪些改变?欢迎和我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