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有了新职业!省心又赚钱,青年老人都能做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岔口镇周家村,这个皖南大山深处的村子,曾是省级贫困村。而如今的周家村,诞生了不少家门口的新职业,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能做,乡村面貌为之一新。
小山村发现新职业
近些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尤其是随着摄影器材的普及,人人都是摄影人,摄影成为旅游离不开的主题。
周家村所在的大洲源,是新安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全长约有30公里,这里既有茶园土楼,也有古树峡谷,是一片如水墨画般的纯美山水。
“几年前,外地朋友跑来摄影,问起村里哪里景色最美。”村民凌云龙回忆,他就带着朋友去村子周边的山上。云海、青山、黛瓦、白墙,皖南的山水村落一览无余,宛如仙境。摄友满载而归,凌云龙也摸到了一些“门道”。
祖祖辈辈依靠几亩贫瘠山地生活的农民,从此有了一份新职业——摄影旅游服务。
“旅拍”设计师
早些年,凌云龙是跑运输的,把村里的山货往外运,如今,他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摄影家,作品在村里的祠堂中展览。
此外,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旅拍”设计师。他的摄影农家乐,接待的摄友一年比一年多,旺季时不少摄友还得打地铺。因为人手不够,凌云龙又招聘了两个村民担任“旅拍”引导员。
要当好“旅拍”设计师,就得摸清大山的“脾性”。为此,凌云龙起早贪黑,三年下来掌握了许多数据。现在的凌云龙,练就了“看天辨景”的本事。根据天气,就能知道今天有没有云海,在哪个山头拍摄角度最佳。
在引导摄友拍摄美景的同时,凌云龙也对摄影着了迷。他买了单反相机,学习摄影技术,风雨无阻地上山拍照,并通过微信等向摄影朋友们推介村里的美丽风光,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摄影旅游。“现在,光我加入的微信摄友群就有100多个,经常有摄影团来周家村采风。”凌云龙自豪地说。
随着摄友越来越多,凌云龙开始与村民“抱团发展”。村里有8户村民的闲置房屋被修葺一新,开办农家乐,一年下来能有几十个摄影团进来。周家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远山村,变成了摄影爱好者的“网红”打卡地,去年,村里一共接待了6万人。
乡村模特
游客来拍摄美景,但万一天气变化,没有出现云海景观怎么办?游客会不会失望?
为了让游客乘兴而来,尽兴而归,凌云龙把村里的留守老人们组织起来,成为“乡村模特”。
老人们也不用干费力气的活计,他们的工作是给摄影爱好者创造拍摄场景,向游客展示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场景,让村中多一些景致。
日常的农家生活、传统的手工艺制作……游客们把这些老人展现的乡村生活收入镜头,拍成一张张动人的照片。这样一来,游客收获了作品,十分满意,老人们也有了一份收入,多的甚至能达到几千元。
小山村大变样
村民们感受到了摄影给山村带来的变化:村里的道路比以前干净了,村民的精神状态也大变样,村里有不少农户通过办农家乐实现脱贫,或者从事和旅游相关的工作,实现了收入增加。
周家村村民吴小中说,“现在大洲源名气在外,旅客越来越多,他们不仅吃住在村里,还特别喜欢我们农家生产的土特产品,我们的茶叶、笋干、菊花都成了又抢手又值钱的‘香饽饽’,如今做农真的是成了有奔头的产业,我们农民也成了有吸引力的职业啦!”
如今,周家村正在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明年就能够运营。
周家村的新职业,一方面是得益于摄影产业的辐射带动,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村民们在“摄影”这一细分领域中巧妙耕耘,考虑到了摄影的需求和摄影的元素,从而创新服务模式,把功夫做到细处,才为村子开启了脱贫奔小康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