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猪头污染德国肘子,新冠病毒冷链传播咋防不胜防
2020年11月27日星期五
庚子鼠年十月十三
语音播报2020.11.27语音播报2020.11.27
14:13未知来源
播放
11月24日两大新冠感染源头“案件告破”的新闻刷屏。其中,在天津第155场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的北美猪头污染了德国肘子的感染路径最为匪夷所思,猪头因为运送不稳的一个“贴地翻滚”,就让捡拾的货运司机“中招”。
近期,进口冷链食品核酸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产品范围从海产品到畜禽肉类产品,进口物资被病毒污染范围从冷链食品扩展到集装箱。
那么,冷链要怎么消毒才保险?检测阳性的产品如果不慎流落市场会不会带来公众的感染风险?冷链食品到底能不能吃?
针对公众关心的这些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2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冷链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关情况。
冷链成“载体”,携带病毒入境
在发布会上,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提醒,很多国家正处于新冠疫情暴发期,进口物体的表面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新冠病毒在低温下存活时间长,因此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就可能成为跨境远距离运输携带新冠病毒的载体。
对于公众而言,面对最严峻的形势,往往是最简洁的方法最有效——守好身边的“最后一道门”。
“个人接触到这些冷链食品,可以通过消毒来预防可能存在的接触性传播。”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环境所消毒与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张流波强调,接触后马上洗手、并对可能接触到的冷冻食品里用的炊具等及时清洗、消毒,可以阻断病毒跨过“最后一道门”。
冷链咋消毒才可靠?
冷链食品从进入国门开始就有相关的规范进行标准化的消毒。
在口岸环节,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介绍,海关总署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8日印发的《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11月9日印发了《进口冷链食品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实施方案》,就口岸环节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消毒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包括明确口岸环节预防性消毒的工作要求、作业流程、消毒技术规范及配套监管措施。
在生产经营环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及时发布了《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对于低温冷链食品包装表面在常温情况下的消毒给出技术性指导。
在追查环节,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经营司市场稽查专员陈谞介绍,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信息通报后,第一时间组织对核酸检测阳性食品同批次产品开展全面排查,督促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立即下架停售、专区封存相关食品,查清涉疫食品来源、去向、库存及相关数量,并严格按照《新冠病毒核酸阳性食品处置指南》规定进行处置,及时向相关省份通报涉疫食品的流向信息。
“我们还组织研发了‘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实时对接各地追溯系统,快速确定产品流通路径和影响范围,并正在逐步实现全链条信息化追溯。”陈谞说。
因此,检测阳性的产品在信息化手段的加持下会迅速被溯源,并组织对贮存场所、生产加工设备等实施清洁消毒。
冷链环节消毒仍有待解难题
“对低温冷库里面的食品表面进行消毒,相关的技术方法还在加紧研究。”张流波说,低温影响消毒效果,冷链消毒是新问题。
由于在低温情况下,常规消毒剂的消毒能力显著下降,常见的消毒方法会失效。因此需要探索新的方法。张流波解释,第一,要安全有效,有效与否需要试验验证、给出实验室数据,并确定具体温度区间。在物理消毒、化学消毒的方法中,目前看后者容易实现,前者难实现。化学方法,例如消毒剂熏蒸,通过把气雾化使得消毒剂充满空间,这种方法比较难,容易凝结,会使得消毒剂一接触到冰冷的食品就变成液体了,消毒剂“钻”不进去,难以实现消毒。再比如喷雾方法对冷冻食品包装表面进行消毒处理,只要消毒剂冰点稍低,碰到冷链食品不结冰就可以使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
冷链食品可以食用,但要注意这几点
“目前并没有发现因为直接食用这些冷链食品引起的新冠病毒感染。”李宁说,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人与人密切接触来传播,经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非常低。从流行病学溯源分析来看,感染人群是特定环境下反复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的高风险人群,比如搬运工等。
冷链食品可以食用,但专家认为需要在具体加工烹调过程中就是牢记食品安全“五要点”,即保持清洁、使用安全的水和原材料、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
“我们现在对冷冻食品包装的表面进行消毒处理,经过消毒后消费者再接触这些表面也是安全的了。”张流波说,当然有几点还要注意:第一,如果买的不是正规渠道,而是一些海淘产品,这些食品包装表面一定要做好消毒处理,做好自己的防护。第二,接触这些食品以后做好手卫生。第三,疫情期间最好吃熟食。第四,处理食品时要防止飞溅,避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第五,处理完以后,要对环境、表面做必要的清洁、消毒处理。
来源:科技日报
三农发布
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相关产值已突破1万亿元
11月26日下午,国新办举行知识产权助力精准扶贫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地理标志是承载特定区域的公共利益,地理标志特色产业是增强造血功能、实现富农兴农的长远之计。据统计,在目前已经全部脱贫摘帽的832个贫困县中,超过6成的地方拥有地理标志。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了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以促进工程为抓手,多措并举,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完成造林5.29亿亩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国土绿化行动在各地广泛开展、深入推进,全国累计完成造林5.29亿亩,义务植树(含折算株数)116亿株。“十三五”以来,国家林草局已在15省份开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初步实现义务植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2018年以来,全国2/3以上的造林绿化任务安排到贫困地区,许多地方还创新造林项目管理机制,积极推广“合作社+造林+贫困户”模式。“十三五”期间,全国新组建2.3万个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共吸纳160万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建设。
聚焦三农
河北已完成农村厕所改造143.66万座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目前,今年全省已完成农村厕所改造143.66万座,超额完成全年80万座改厕任务目标。全省农村累计改造卫生厕所905.74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由2017年底的35.3%,提高到72.2%,实现历史性跨越。
2022年重庆主粮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将超过70%
11月25日,从重庆市财政局了解到,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市林业局等五部门日前联合出台《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优化农业保险运行机制,推进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重庆将力争到2022年,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基础完备,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农户风险保障需求相契合、各级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稻谷、玉米等主粮作物农业保险覆盖率达到70%以上,收入保险成为重庆农业保险的重要险种,农业保险深度(保费/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1%,农业保险密度(保费/农业从业人口)达到500元/人。
民生资讯
中国今年近8000人因误食毒蘑菇中毒74人死亡
25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野生毒蘑菇中毒是中国导致死亡人数比较多的一类食物中毒。野生毒蘑菇有很多品种,消费者很难辨认,主要因误采误食引起。据评估中心今年食物中毒监测数据,截至目前,今年将近8000人因误食毒蘑菇引起中毒,导致74人死亡。
北京新发地市场暂停水产冻品销售储存
从北京新发地市场获悉,按国家相关部门要求,新发地市场无条件对水产、冰鲜、冻货、冷藏肉类、海产品等全部进行清理,对清理完的冷库及时进行消杀和断电。新发地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作人员对市场蔬菜、水果类的储藏库和冷库,做好登记和查验,新鲜猪肉交易不受影响。
河南焦作教师不批改作业取消职务晋级资格
11月25日,河南省焦作市教育局印发《焦作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加强作业管理减轻学生负担十条要求》的通知,要求教师要做到有布置必批改,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对于不按时亲自批改作业的教师,一律取消职务晋级、评先评优资格。
社会百态
无声的回报!拾荒老人清早帮饭馆铲积雪报恩
近日,黑龙江鸡西一饭店早上还未开门,老板查监控时看到感人一幕。因降雪,饭店门前积雪很深,一老人拿着铲子在门前铲雪。据了解,老人81岁,靠拾荒为生,饭店开业2年多,老板每天都给这位老人留饭。老人无声的回报,蹒跚的脚步,瞬间令人泪目。
00:21
乡村教师搭4种交通工具去上班,走山路像取经
近日,一段江西上饶乡村教师上班搭4种交通工具的视频让网友纷纷点赞。老师上班通过网约车、大巴车、步行、摩托车才能到达学校。网友评论:你在做一件很牛的事;这是一项很伟大的事业,向你致敬!
01:16
男老师跳皮筋鞋飞了都停不下来网友:曾经的孩子王是你吗?
11月24日,在重庆一所小学的运动会上,一位语文老师跳皮筋的视频受到关注。视频中,老师鞋子跳飞了但依然没有停下来,获得学生阵阵喝彩。周老师称,当时只是试着跳了一下,不料肌肉记忆直接出来了。网友:曾经的孩子王是你吗?
00:55
保洁员义务照顾双目失明邻居11年老人:没她我活不到今天
湖南隆回的刘华是一名保洁员,儿子有听力残疾,丈夫在外打零工。邻居大爷双目失明且无儿无女,刘华坚持义务照顾11年,还与丈夫一起决定为其养老送终。邻居大爷:没有她我活不到今天。
天气
11月27日08时至28日08时,青藏高原大部、西北地区东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西藏东南部局地大雪或暴雪(10~12毫米)。江南西部和东部、西南地区东部、广西西北部、台湾岛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雨,局地中雨。西藏东部部分地区有4~6级风。
今日小贴士
一年一度的农交会来啦!第十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暨第二十届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将于11月27日-30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届农交会以“品牌强农,巩固脱贫成果;开放合作,共迎全面小康”为主题,以创造交易机会、促成贸易合作为核心,加强产业扶贫成果展示展销,强化品牌营销和产销对接,集中展示农业各行业新业态新产品。农交会展览活动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分为公益性展区和市场化展区。农交会期间农视网、中国三农发布、聚焦三农将为大家带来精彩的系列报道,今天9:30更有农交会现场直播等你来看,快来扫码看直播吧!
看这篇文章的人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