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千里背母上学”,如今的他成了副校长
阡陌的述说2021.03.16阡陌的述说2021.03.16
08:38未知来源
播放
近日,13年前“千里背母上学”感动过很多人的刘秀祥再次被大家关注。他的后续故事更加让人意想不到:大学毕业后的他拒绝过年薪55万元的工作,回到家乡贵州当起了教师,后来成了中学副校长…
13年前的刘秀祥
千里背母上大学
事情要从13年前说起。
2008年9月,刘秀祥带着患有精神疾病的母亲,从贵州千里北上到山东临沂的大学报到。期间他的故事被媒体发现了,于是孝子刘秀祥“千里背母上学”的事迹上了当地报纸的头版,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当时有很多伸向他的橄榄枝,然而自尊自强的刘秀祥,不仅没有接受任何形式的资助,甚至还拿辛苦挣得的打工钱,买下了学校报刊亭所有的报纸,因为他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的事情。他觉得,一个人活着,不应该让人同情、可怜,而应该让人可亲、可佩、可敬。
原来,在刘秀祥4岁时,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伤心过度,患上间歇性精神失常,生活不能自理。哥哥姐姐们先后离家出走,在刘秀祥10岁那年,只剩下他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
为了维持基本的生活和给母亲买药,年幼的刘秀祥开始捡废品、打零工,还租住过猪舍。考上高中的那个暑假,为了挣学费,刘秀祥不分白天黑夜干活,睡眠严重不足,从100多米高的架子上栽下来过,好在下面铺有安全网。
就这样边上学边打工,刘秀祥小小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磨难和考验。2008年,他终于考取了山东的一所大学,因为母亲没人照顾,他决定带着母亲去求学,这就有了后来铺天盖地的报道。
但其实,他考大学的过程并不顺利,第一次落榜后甚至想到过自杀。
你抱怨自己没有鞋
而别人却没有脚
高中三年,刘秀祥一边学习,一边打工挣钱维持生计,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高考前一周,他病倒了,最终以6分之差落榜,这对他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绝望的时候,刘秀祥想过离开这个世界。他翻开以前的日记,回望自己的过去。过往的窘迫和辛酸一幕幕重现,随时都要把刘秀祥逼入绝境。
但2002年5月19日日记里的一句话,抓住了刘秀祥的眼睛。
“当你抱怨没有鞋穿的时候,你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这句话让刘秀祥一下子就释然了。他想到,世界上还有很多无依无靠的孤儿,而自己至少还有母亲在。
生活的信念重新点燃。他带着母亲从头开始,在一家洗浴中心找到份工作,给客人擦背一个五块钱,这样的日子刘秀祥过了将近50天。后来从客人们的言语中,他看到了另外一种生活,对他而言那种生活只能通过读书获得。就这样,刘秀祥决定复读。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有一个学校接收他,并发动全校师生捐款,让他得以专心致志学习。第二次参加高考,刘秀祥成功考取了山东临沂师范学院。
放弃高薪工作
只为改变家乡孩子的命运
大学四年,刘秀祥利用课余时间做着各种兼职,发传单、摆地摊、做家教、当服务生等等。大学毕业后,一些单位主动向他发来邀请,但他都拒绝了,包括一份年薪55万的工作,还是那句话,他不想靠别人的同情生存。后来刘秀祥凭自己的能力进入一家公司工作,月薪上万,这样下去他和母亲很快就能摆脱以往苦难的日子。
不料就在这时候,他捡废品时认识并一直资助的一个妹妹打来电话,电话里妹妹说自己不想读书了。
正是这件事情,让刘秀祥决定重新回到家乡教书。他说:我想回去,给他们精神动力。
于是,刘秀祥带着母亲回到家乡望谟县,成为了一名中学历史老师,最多时担任五个班的历史老师和三个班的班主任。
为了让迷茫的孩子找到动力,他甚至开始分享自己过去的故事,开主题班会、和同学们谈心,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孩子们好好读书。
为了劝阻那些辍学后或打工或成家的孩子,他跑坏了8辆摩托车。过去,他买完报刊亭的所有报纸不想让别人同情他,如今为了学生,他一遍又一遍地解开曾经的伤疤;过去,他拒绝所有的资助用自己的肩膀扛起生活重担,如今为了帮贫困学生筹学费借钱,不惜被人称为“乞丐”。
刘秀祥所做的一切没有白费:2020年高考,望谟县本科上线率63.44%,在全州9个县市中排名第三,而5年前,望谟县高考本科上线率仅为12.26%,排名倒数第二。
谈到变化的原因,已经担任副校长的刘秀祥说,是这里的人们被唤醒了。
然而大家都明白,这种改变离不开他孜孜不倦的努力,他让人们看到了读书的力量,他让孩子们看到了奋斗的力量。他让我们看到,苦难不一定是财富,但奋斗一定是!
【刘秀祥采访视频】
40:35
点击图片可进入
“喜马拉雅FM”-“阡陌的述说”栏目
来源|央视新闻、中新网
主播|张玮
编辑|孙丽敏
责编|康轩山
监审丨钟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