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远方有你,动身跋涉千里
阡陌的述说2020.12.05阡陌的述说2020.12.05
06:26未知来源
播放
丁真的走红非常意外,而这种意外不可复制。
满屏的丁真,其实是脱贫攻坚的艰难故事。
已经有一百多个博主写过背后的基层扶贫工作者的故事,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丁真背后的老板。
因为,他才是这个故事的真正主角。
丁真签约的国企叫理塘文旅,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叫杜冬冬。
2007年,一名从事英语翻译的白领辞去了在上海的高薪工作,为了心中所爱的姑娘,毅然决然远赴西藏做起了记者。
他,就是杜冬冬。
一个标准的70后文艺青年。翻译、作家、记者,都是他的职业。
在上海期间,他翻译了《黑暗之劫》、《流浪者旅店》、《波西米亚:迷人的放逐》。
评分很高,备受欢迎。
2007年,杜冬冬前往西藏,并担任《西藏人文地理》杂志记者,同时在西藏大学攻读宗教史。
他爱上了一个康巴地区的姑娘曲西,还为她写了一本15万字的《康巴情书》。
书里写道——
“那时候,我就坐在中国温暖的腹地上,知道自己找到了一生,找到了你。”
他在书里描述的曲西非常漂亮:
“她有着水晶般深邃的眼睛,油亮的辫子垂在番红底金花的藏衬衣上。”
杜冬冬描述自己的心动:“我像螟蛉一般飘飞着,沉了进去。”
曲西照片:
为了曲西,他去了拉萨,又回到了理塘,只为了打开曲西的心门。
在追求曲西这件事上,杜冬冬无所不用其极。曲西爱吃莲藕,他就从上海送到理塘。这样的“蠢事”,他做了一件又一件。但即便这样,他还是没能打动曲西的心。
最后曲西嫁人,杜冬冬把自己写的《康巴情书》送给她,姑娘只是感慨:“原来我对你这么坏。”二人相视一笑,自此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纵然没有得到曲西的芳心,他还是热爱着理塘这片土地。他开始享受当地人的生活、传统、文化,听藏族老人讲故事,一头扎进推广理塘的工作里。在理塘驻扎下来后藏语流利得跟当地人没有区别。
他为全球第一的旅行指南《孤独星球》撰写过西藏卷,这本指南成为西藏最经典的旅行圣经。
理塘海拔高,缺少文化体验,他就开发了一系列的微型博物馆。
从文青到国企总经理,他的才华是毋庸置疑的。
从高薪翻译走到贫困县里,他一直在努力扶贫,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帮其他人赚钱。
我们把视线拉长来看,世界上有数不清的人在往高处走,努力搞噱头赚大钱。而杜冬冬这样的人,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于:
他们逆流而下,清澈坚毅,完全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面孔。
看清滚滚名利,并能有选择的与资本保持距离,这背后需要的定力和忍耐是常人所不及的。
而像杜冬冬这样的基层扶贫工作者还有很多,没有镜头去精准记录他们的一言一行,没有很多流量和名利等着他们去一一收割,可他们却在认认真真为最底层的群众做着贡献。
真正的英雄主义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而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
故事来源|木棉说
主播|李海洋编辑|陈春晓
责编|康轩山监审|钟倩